当前位置:
【弥尔讲堂】人伦有序 化成天下
发布日期:2016-10-12 来源:企划部

640.webp.jpg

中国古人讲“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一直以来成为中国人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诚如冯友兰先生说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天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软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而这种自然和谐的秩序的建立则依赖于“礼”的制定。2016年9月8日下午,弥尔·天诚软件“弥尔讲堂”第四讲“人伦有序,化成天下”如期举行,数十位传统文化爱好者在青年作家孙亚军的带领下学习了中国礼仪的纲领之作——“三礼”。

“三礼”通常意义上指的是《周礼》、《仪礼》和《礼记》,当天的讲座中孙亚军首先从“三礼”的由来,讲述了中国礼仪之纲的来龙去脉,明晰了中国礼仪制定的基本依据。其次,通过礼的威严、礼的教化、礼的学习等方面为大家从“礼”的实际应用上讲解了礼的使用。尤其是在古今礼的不同,孙亚军通过“士冠礼”的讲解,让大家深刻的认识到知礼、行礼的重要性,彰显了中华礼仪的威严。

最后,孙亚军将“三礼”的回归到落实上,他认为知礼、行礼应该从提高个人修为开始,从践行《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开始。只有在行动上做到不自欺也不欺人,做到了“诚意”,才能够让自己的心与物达到统一。人要始终保持一颗“正心”之态,才能够坦然从容的面对一切。

0.jpg

人伦有序  化成天下

——中国礼仪系列讲座之“三礼”

20世纪30年代国难当头,为了能够给多灾多难的中国延续下读书的种子,清华、北大、南开等多所高校开始一次声势浩大的南渡之行,他们在云南组建了一所临时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长是蒋梦麟先生。北大哲学系冯友兰先生为纪念这所大学在抗战期间为国家输出大量的德才兼备的人才而撰写了纪念碑文。先生在纪念碑文中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天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软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冯先生说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天道并行而不相悖”,是一种天地万物的秩序。中国古人讲的天时地利人和,三才和谐,才能不相违背。道家思想说:“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这是古人建立在朴素的时空观念的秩序观。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说“礼”是一种制度,它根植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当中,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那么,这一节课我们从冯友兰先生的碑文当中引出了天地为大,在于其有不违背自然之秩序。人无礼则不生,国无礼则必乱,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探讨中国的礼仪之纲——三礼。通过“三礼”的学习,我们需明白“三礼”的作用以及它的价值,明白“三礼”的的意义在于学与行的统一。

“三礼”的由来

“三礼”通常指的是《周礼》、《仪礼》和《礼记》。这三本书是中国礼制的基本纲领,是中国历朝历代制礼的基本依据,可以说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礼制的变化都离不开这三本书的基本框架。

《周礼》

《周礼》顾名思义是周代的礼,我们上一节说过“周公制礼”,这部《周礼》其原型则出自周公旦。起初,没有《周礼》的名称,周代以及春秋战国时期叫做《周官》。因为这部书最早是记录周公关于国家建制的政治设想,书中主要以“王”为中心,自上而下层层领导。《周官》中记载了周人的管理体制,王下面设有天、地、春、夏、秋、冬六官。这种设置官职的理念,体现了中国古人的天地思想、阴阳思想和虚实思想。在《周官》中天官掌邦治,地官掌邦教,春官掌邦礼,夏官掌邦政,秋官掌邦禁,冬官掌邦务。六官之下又各有属官,是谓百官。其中,天官乃王之辅弼,为六官之首,百官之长。

《周礼》这部书在东汉之前都被称作为《周官》,应该是东汉之前周代之后,关于国家建制思想的综合,东汉时期的大儒郑玄注解此书之后,方被命名为《周礼》。

《仪礼》

《仪礼》一书主要记载各种祭祀、典礼、节庆活动的礼仪,也被称作为《礼经》。我们说过“礼”起源于祭祀活动,所以从中国最早的先民开始就有各种祭祀活动,名目非常繁多,却一直没有人将其记录下来,直至周代才有了这样的官职,主要负责礼仪庆典的排演以及将整个过程记录下来。周代有“礼仪叁佰,威仪三千”说法,但是这么多礼仪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礼仪显得非常混乱,诸侯行天子礼,天子又没有威仪可言等等。为此,孔子深感周室衰微诸侯纷争之后礼教的流失,于是他将大量的时间用在兴办私学整理文献典籍上,孔子一生当中删《诗》《书》,订《礼》《乐》,系《周易》作《春秋》,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仪礼》是一部针对贵族子弟教育的礼仪之书,非常重视礼的教化作用。全书详尽记录了各种典礼祭祀活动的细节,为后世礼仪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礼记》

《礼记》主要记载和论述了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同时记录了孔子和弟子关于礼的问答,记述了修身做人的准则,补充了之前《仪礼》当中没有记载的内容。秦火之后,中国的元典几乎完全消失,关于“仪礼”的记载自秦代之后传下来的内容打都不一样,西汉时期的礼学家戴德和戴圣叔侄二人,将当时盛行的礼仪的记载汇总起来形成了《礼记》。

这两位礼学先贤各自成书的《礼记》又有所不同,戴德成书的篇数有85篇,我们称之为《大戴礼记》;戴圣成书的篇数有49篇,我们称之为《小戴礼记》。《大戴礼记》主要记录的是上古时期的社会政治面貌,对研究战国时期礼制思想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小戴礼记》则是我们今天盛行的《礼记》,东汉郑玄注解之后,此书一直盛行不衰,记载了先秦时期的礼制、礼仪和孔子及弟子的问答、修身做人的标准。南宋时期的理学大师朱熹将《礼记》中讲述学问的文章抽离了出来,另取名为《大学》,列为《四书》之一,成为中国儒家思想中的经典之作,被后世学子作为科举考试的必考之书。

“礼”的威严

由于《周礼》讲述的主要是古代政治建制,我这里省略不讲。这里主要讲一下《仪礼》。有人问我,为什么我们看到很多影视剧里面庆典的时候,礼仪那样的繁琐。我的回答是那是增加礼的威严,《仪礼》重要针对古代士这一阶层而制定的礼仪,在《周礼》当中士以下的阶层是庶民,所以《礼仪》当中可以说是记录了士以上阶层的礼仪活动。在《礼记·王制》中说:“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仪礼》一书可以说是一部关于古代贵族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一点,我们通过影视剧《红楼梦》当中就能够看到细节上的区别。

我们今天有些地方主张男女在十八岁时要行“成人礼”,行完成人礼之后,也就意味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要为这个社会有所担当。那么,在古代有没有成人礼呢?有。古代的成人礼叫做“士冠礼”,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进入成年,要加冠命字,加冠之后意味着必须行成人之礼,明确君臣父子的等级观念。这种礼不仅适用于士这一阶层,而且适用于诸侯、天子在内的一切贵族。下面,侧重讲解“士冠礼”,通过“士冠礼”我们来看仪礼的威严。

“士冠礼”位居《仪礼》之首,地位非常重要,环节也非常复杂。首先筮(shi)于庙门。古人非常重视天道,所选择的日子一定要符合天道,通过占筮选择良辰吉日才能行士冠礼。这个过程《仪礼》中记载“主人玄冠,朝服,缁带,素韠,即位于门东,西面。有司如主人服,即位于西方,东面,北上。”主人要头戴玄冠,身穿朝服,腰束黑色的大带,饰有白色的蔽膝,在庙门的东边就位,脸朝向西方,主人下面的官吏要穿上和主人相同的衣服,站在主人的对面,面向东方,整个占筮的过程以北方为上。经过占筮之后,确定了良辰吉日之后,主人要向来宾发出邀请,通知人家参加加冠仪式,而且要在来宾当中通过占筮再选择一名主宾,程序非常庄重。对于加冠者,根据身份的不同所行的加冠礼也不同,在加冠礼的时候,如果是嫡长子必须站在阼阶上举行,表示成年后可以成为主人。若为孤子,则由他的叔叔、伯父代为通知宾客,如果为庶子,则在房外加冠。古代举行加冠的仪式要经过三次加冠。第一次叫缁布冠,第二次叫皮弁,第三次叫爵弁。三次加冠之后,经过来宾敬酒,才由来宾为冠者取字,接着更换玄冠、玄端,再手执礼品再见国君、乡大夫,最后主人向来宾敬酒、赠送礼品之后才算完成。

古代天子以下叫加冠,而天子则是加冕。古代的士冠礼一方面是强调成人之后的责任,另一方面则是成人之后的一种等级的象征。《仪礼》当中将这一过程记录地非常详细,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读一读这本书。我们今天的成人礼和加冠礼有着天壤之别,从形式上讲已经相去甚远。

640.webp (1).jpg

“礼”的教化

社会教化,以礼为基础。《仪礼》不仅仅是对整个仪式的记录,而且这种仪式显得很重要,形成一种规范和模式,供贵族子弟学习,从而显示其良好的道德修养,保证贵族地位的特殊性。

在“士冠礼”中嫡长子在祚阶上加冠,《礼记》中说:“以著代也”,意思是说子将代父的意思。郑玄在注《礼记》时说之所以要三次加冠,而且一次比一次庄严,是因为“冠服后加益尊,论其志也,欲其德之进也”。一次比一次庄严,也意味着上一代人希望下一代人的品德更加进步,这样才能配得上尊贵的冠。

在“士相见礼”中着重介绍人与人的交往中的礼节,主要介绍了士见大夫、大夫相见、士大夫见君的礼仪,这里面非常重视一个“挚”字,也就是“挚手礼”。古人很重视见面时的礼物的重要性,凸显“礼尚往来”的重要性。这一点跟我们现在很相似,也是中国特有的人际交往之道,去见陌生人或者长者,手里没有礼物是对他人的不尊重。在古代这是一项基本的人际交往,《礼记·曲礼》中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同时,人与人相见说什么话最好呢?在古人的礼仪当中规定:“与君言,言使臣;与大人言,言事君;与老者言,言使弟子;与幼者言,言孝悌于父兄;与众言,言忠信慈祥;与居官者言,言忠信”。这一点古人做的的确很优秀,我经常读一些二十四史当中的《儒林传》,里面很多学者就是能够做到“语不及私”。我们当代人在这一点上要向古人学习,说话的时候不及他人,无关世道人心的话尽可能不说。我们今天有很多人跟父亲、长者说话时口无遮拦,这一点在古代是不允许的,古人讲求“父子有别”,说话时的目光都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仪礼·士相见礼》中记载:“若父,则游目,毋上于面,毋下于带。若不言,立则视足,坐则视膝。”

我记得文化学者张培合先生说:“现在很多人喜欢西方的绅士,我到很喜欢我们东方的君子文化”。因为,东方文化中的君子文化,根植在“礼仪”当中,士君子通过礼仪的学习,才能够保持住他们尊贵的地位,也能受到他人的尊重。同时,士君子通过他们模范遵守礼仪制度,影响社会风气,从而对人们的德行起到一定的教化作用。

礼的学习

在《礼记》中的第四十二篇叫做《大学》,北宋时期著名的洛学代表人物“二程”兄弟将它从《礼记》中单独抽离出来,编次成章。后来南宋闽学的开山人物朱熹先生,将《大学》和《论语》《孟子》《中庸》列为四书之中,成为儒家经典著作。

在中国儒家思想当中,一直认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够实现一个人良好的道德操守,人们行礼一定要知礼,而知礼行礼的最高境界则是通过学习而“止于至善”。所以,《大学》的开篇便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习礼仪的目的在于培养自己高尚的德行,而这种德行要充分的拿来教化群众,最终让整个社会达到一种至善的标准。

所以,《大学》其实是给每一个志于学习,志于成就自我,志于提升自我的人提出了做人知礼的标准——“知止”。它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也就是说,但凡事情要懂得事物之间的那一个“度”,才能够从容不迫,知道先后,有始有终将事情做好。

在“知止”的基础上,《大学》又提出了“君子”风范的四条理想人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思想人格当中极为重视社会担当,认为一个人要想活的有价值,就必须拥有担当的使命。这种担当先从个人修为开始,由小极大最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为此,《大学》当中提出了四条修为之法,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儒家思想认为一个人想达到理想中的人格标准,就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修为,正所谓“正人先正己”,只有“端己”才能“致道”。我们仔细看一下这八个字,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递进的关系。格物,讲究的是要穷究事物本身的道理,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我们才能够完全理解化为己用。在行动层面上就要求我们不自欺也不欺人,这叫做“诚意”,最后才能够让自己的心与物达到统一,这是“正心”。人有一颗正心,才能够坦然从容的面对一切,而这颗正心的来源则是我们不断地自我修为。

“礼”是一种既注重形式又注重内容的制度,它的核心还是让人们“止于至善”,人们只有在实践“礼仪”的过程当中,才能够体会礼的真谛,才能够体会人之所以为人的尊严和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0 (1).jpg